第一届“红土”生命科学前沿论坛邀请函

· 新闻
broken image

生命的发生、发育、衰老以及疾病,至今仍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科学问題。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和云 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以非人灵长类为模型,应用基因编辑、干细胞等现代生物技來探讨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疾病机制,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基地。

“红土”生命科学前沿青年论坛由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 医学研究院和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主办,旨在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之间的交叉,促进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实现重大基础理论的突破和技术创新储备思想源泉。论坛采用“特邀报告+主题报告+座谈参观”的形式举行,每季度举行一届,每届邀请8-10名中青年科学家,由当值主席拟定主题并主持,主要受众为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省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论坛邀请对象以优秀中青年学者为主,包括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或在海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一线科研人员, 或学术成绩特别突出的海外知名高校在读博士生。

第一届“红土”生命科学前沿论坛将于2018年12月28日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相聚美丽的春城,交流学术前沿热点,增进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物医学前沿交叉领域的未来发展。

broken image

 

罗凌飞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第六、七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4-2020)、第九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2018-2020);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9)、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发育与生殖领域”项目首席科学家(2008、2014)、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3)。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发育生物学分会副会长,中国遗传学会发育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实验室以斑马鱼为主要模式动物,以消化器官和脑血管的发育与再生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Immunity、Gastroenterology、DevelopmentalCell等知名期刊上。曾获得德国蔡司斑马鱼科学研究优秀青年学者奖(2016)、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2011)、德国马普协会主席-副主席奖创新奖。 

徐弢

清华大学教授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特聘专家

任国家卫计委、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食药总局等多个部委生物3D打印政策咨询及评审专家。担任美国国家卫生总署(NIH)等3个国际基金评委和《生物制造》等11家国际杂志编委/评审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美国国家卫生总署(NI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中国国家科技部863等多个国内外3D打印重点项目。发表近200篇国际论文和摘要,包括在《Nature Biotechnology》(IF=43)发表封面亮点论文,申请专利64项,其中获授权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内外专利53项。全球细胞3D打印技术的发明人(US7,051,654),所开发的人体羊水干细胞及生物打印技术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7年度十大医学突破。细胞及器官打印技术被美国《商业2.0》杂志评为“21世纪改变世界的六大技术之一”。

 

朱楚洪

陆军军医大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

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主持成立了中国解剖学会血管分会,担任主任委员。现任重庆市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组织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血管组织工程中心、血管植入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人工血管中心主任。牵头组建了重庆市血管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担任中心主任。从事工程血管及复杂组织器官构建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产学研等十余项课题资助,总经费5000余万元。研发了可产业化的生物人工血管、新型心脏修复凝胶、糖尿病促愈合敷料等产品。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ACS Nano,Biomaterials, ATVB ,Advanced Science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分以上SCI论文19篇。编入Woodhead Publishing Ltd出版的英文专著。转让企业发明专利5项,主持制定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标准5项,生物人工血管等3项产品已通过医疗器械注册检验,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领导的产学研团队获批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团队。培养了国家优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中国科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获得者等青年人才。担任2012年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心血管组织工程专题会议并列主席。 

李晓光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双聘教授

“生物材料和神经再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研究团队专业涵盖医学、材料学、信息生物学、医学影像学、数字化步态分析及康复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工交叉研究团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明:采用单纯无生命的生物材料即可激活自体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使用WGCNA建立基因模块系列,揭示了“脊髓重建管”修复大鼠和高等灵长类恒河猴脊髓损伤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关键病理事件。更为重要的是发现良好的再生微环境包括三个因素:(1)引发内源性神经发生;(2)促进血管再生;(3)控制免疫微环境。该项成果的创新性在于避免了伦理纠纷、免疫排斥和发生肿瘤的风险。为截瘫患者的治疗开创了全新的思路,向治愈脊髓损伤迈出了重要一步。 

惠利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第二批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自然科学技术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学士,2003年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2003-2008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分子病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工作以肝脏细胞为对象,着力于细胞属性维持与转分化、癌化等研究,以图揭示细胞属性维持和转换的调控机制。对细胞转分化和癌化研究的一系列工作,已发表在Natur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关于肝细胞转分化的研究获科技部“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1)及美国Cell出版社“中国年度论文”(2014)。目前为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杂志编委。 

杜亚楠

清华大学医学院终身副教授、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系主任

2015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7年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07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工程系并获该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7年至2010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MI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哈佛大学(Brigham &Women’sHospital, Harvard Medical School)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9月起受聘于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微组织工程这一独具特色的交叉研究方向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为应用微纳加工技术结合生物材料和细胞生物学构建精确可控、具有仿生结构和功能的各类生理和病理3D微尺度组织,为组织工程, 再生医学以及药物筛选和病理研究提供新型平台技术。申请人发表高影响力SCI论文65篇(近五年43篇),其中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30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PNAS,Biomaterials, Lab onChip, Small,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等杂志)。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文章单篇平均影响因子7.5。所发表文章近五年总引用数1855(Google scholar)。近五年所发表文章严格他引数313(Web of Science)。发表图书章节8篇,批准授权专利8项。主持5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干细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章小清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年)首席科学家。上海市神经再生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研究聚焦人胚胎干细胞或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定向分化、人神经发育、神经系统疾病与神经再生。目前在国际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Cell、Cell Stem Cell、Development、Cell Research、Stem Cell Reports 等国际著名杂志。 

秦建华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辽宁省微流控芯片重点实验室主任,大连市微流控芯片工程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先后任国际刊物Biomicrofluidics副主编和Lab on a Chip副主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细胞与生物分子中心博士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本科,香港大学理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传感与生物芯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7项,出版著作2部。 2017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微流控主题论坛中方报告人。主要研究方向:微流控技术与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其中对基于器官芯片的干细胞微环境调控,3D培养及功能化类器官构建予以关注。 

于彬

南通大学教授

围绕轴突再生、微环境与功能重塑等研究神经损伤修复机理,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非编码RNA对神经元内在再生的调控、平衡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紊乱促进脊髓功能恢复等系列工作,发表Cell等SCI收录论文30余篇,被引1500余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

本论坛不收取注册费、交通及食宿自理。

报名方法:

请将参会信息(包括单位名称、联系电话、Email、参会人数)发至会议邮箱报名即可。 

联系方式:

林茜:0871-65952802,symposium@lpb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