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红土”生命科学青年前沿论坛圆满落幕

· 新闻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领域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CRISPR的问世大大增加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与此同时,干细胞治疗、单碱基编辑等技术也在迅速的发展,使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精准医疗、疾病健康、动植物遗传改良及育种技术等各方面都带来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为增进基因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的交流,探讨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2019年12月20日,由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五届“红土”生命科学前沿论坛隆重举办。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的领域内优秀学者与同学们分享了他们的成果与观点。二百多名教职员工、学生参与了此次会议,全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

broken image

会议的开始,由牛昱宇教授致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

broken image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刘光慧研究员,从利用干细胞模拟衰老疾病开始、到衰老因子、年轻因子的发现,讲述了一个关于衰老的故事;接下来的杨辉研究员从建立更精准的单碱基编辑工具,到更全面地进行脱靶检测,再到更好的进行体内基因编辑治疗,讲述了利用基因编辑治疗罕见病的整个闭环。

broken image

紧接着的龙承祖老师风趣幽默,分享了利用single-cut技术对于DMD进行高效治疗的成果;第四位李伟老师从进化发育生物学的角度,阐述了利用细胞杂交技术探索亲本对后代发育的影响,以及印迹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后的王皓毅研究员集中报告了基因编辑与基因载体的开发,及通过car-T细胞治疗肿瘤的应用;最后的纪伟研究员分享了他在单分子定位成像方面的成果,并讲述了提升冷冻单分子成像和干涉单分子成像定位精度的方法。

broken image
经过中午的短暂休息,下午的报告同样精彩。杨世华教授从辅助生殖的角度,跟我们分享了如何更高效地获得活性优良的生殖细胞以及转基因动物;殷昊研究员分享了纳米技术和病毒载体、e-sgRNA的联合应用的技术,为CRISPR的递送及高效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刘长梅老师的报告集中于神经细胞的研究,并阐述了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系统中损伤神经纤维的再生机制探索;陈志国教授,集中于研究干细胞治疗技术,细致又全面的讲述了从INSC的建立、鉴定及分化到后来的移植、治疗的全过程;最后的胡超博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新的技术—visium,可以在细胞、组织原位进行空间转录组测序,并举例分析了空间转录组与单细胞转录组检测结果的整合对细胞进行组织定位的优势。

最后,牛昱宇教授真诚地向各位报告人和与会嘉宾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给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broken image
此次第五届“红土”生命科学青年前沿论坛,延续了“红土”论坛的精神理念,为科研人员建立学术性、常态化的交流平台,让大家的新观点、新技术、新理念得以充分交流,丰富、创新学术思想,促进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间的交叉和交流合作。

第五届“红土”生命科学青年前沿论坛至此圆满结束,再次对各位专家及参会人员表示感谢,请大家一起期待下次“红土”论坛的召开。